升温10℃以上!今天开始,这些地方穿越式大回暖!|来听新闻
语音播报2022.02.24语音播报2022.02.24
00:00未知来源
播放
南方的小伙伴
你们有多久没有见过太阳了?
2月以来
南方多地雨雪天气轮番上阵
多地降雨“超长待机”
南宁、贵阳等省会级城市几乎天天下雨
海口、成都等地累计降水量
创下当地历史同期纪录
但是
从今天(2月24日)起
中东部气温将迎来大回暖
多个省会级城市从冬直接到春
多地累计升温10℃以上
南方和东北升温最明显
2月以来
全国大部地区都是
较常年同期平均偏冷的节奏
近期
南方大部还是继续体验
如同“三九”般冬天的寒冷
最高气温个位数
同时还下着雨雪
湿冷程度让人不想离开被窝
华南还遭遇了历史同期少见的湿冷
2月22日
广州平均气温5.8℃
深圳平均气温7.2℃
都是当地1996年以来
2月下旬同期最冷的一天
但是
朋友们!
从今天开始
气温就要回升啦
这次升温程度十分猛
可以说是坐上热气球
坐上“火箭”上升
今天起
升温从北方和西部地区率先展开
今天以后进入全国大部气温普涨阶段
到了周末和下周初
大江南北将掀起气温创新高的浪潮
多地累积升温将达到10℃以上
尤其是南方和东北升温最明显
多个省会级城市
简直是穿越式大回暖
从冬直接到春
升温过后
多地气温将回归到
较常年明显偏高的水平
提前体验常年三月才有的暖意
暴雪蓝色预警解除
阳光将陆续上线
降水方面
中央气象台23日6时解除暴雪蓝色预警
但预计2月23日8时至24日8时
山西西部、陕西中部、甘肃东南部
西藏大部、新疆西南部等地
部分地区仍有小雪
其中,西藏西南部等地局地有中到大雪
23日夜间开始一直到周末
阳光将陆续上线
全国大部地区将维持雨雪稀少的格局
大家期待已久的阳光就要回来啦!
关注天气变化,注意增减衣物哦~
来源:中国天气网、新华社、央视新闻等
独家
专访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解读:美丽宜居打造绚丽底色
乡村建设行动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之一。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扎实稳妥推进乡村建设,接续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那么,改厕的标准是什么?农村生活污水如何处理?垃圾分类在农村适用吗?敬请关注本期《三农三人谈》。
15:31
三农
快评
从“四稳”看一号文件给农民的政策红利
2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发布,也就是大家所说的中央一号文件。2月23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把文件中写到的政策红利解释给亿万农民。其中,文件中提到“四稳”,稳住农业基本盘、做好“三农”工作,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既说明了“三农”工作的极端重要性,须臾不可放松;也说明了“三农”工作的极端复杂性,务必抓紧抓实。
稳住农业基本盘,是大局所需。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蔓延,世界经济复苏脆弱,气候变化挑战突出,经济的全球化和传导性必然会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从国内看,从容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各项任务又极为繁重艰巨,必须着眼国家重大战略需要,稳住农业基本盘,稳住“三农”这个基础支撑,才能增添我们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的底气、勇气和信心。
农业稳产增产,是初级产品供给的重中之重。保障好初级产品供给是一个重大战略性问题,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在粮食安全问题上,不能只算经济账、眼前账,还要算政治账、长远账。保证粮食安全,大家都有责任,党政同责要真正见效。要有合理布局,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都要保面积、保产量。耕地保护要求非常明确,18亿亩耕地必须实至名归,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要实打实地调整结构,扩种大豆和油料,见到可考核的成效。要真正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确保猪肉、蔬菜等农副产品供给安全。
农民稳步增收,是“三农”问题的核心之一。单从收入来看,我国6亿中低收入人群中,大多数是农民。1978年城乡居民收入比是2.57:1,2007年扩大到3.33:1,此后开始缩减,到2019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64:1,绝对差距高达26338元,是当年农民收入的1.6倍,城乡收入差距还是很大。农民稳步增收,家庭经营性收入不能减少。尤其是对种粮农民,要健全农民种粮收益保障机制,稳定和强化补贴,冲抵化肥等农资涨价带来的收益下降问题,确保农民种粮有钱赚、基本收益有保障。还要稳步发展乡村产业,不是像过去种几亩地、养几头猪,而是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纵向融合上打造农业全产业链,推动产业向后端延伸、向下游拓展,让农民在产业链上能分享红利;在横向融合上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农民可以发展休闲农业,开农家乐,让农民在旅游业发展中增收致富。
农村稳定安宁,是乡村振兴的阵地保障。当前,农村传统民风民俗作用弱化,道德滑坡、诚信缺失等不良风气,红白喜事盲目攀比、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还比较多,还有一些地方宗教宗族势力抬头、“村霸”横行。要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持续打击“村霸”,防范黑恶势力、家族宗族势力等对农村基层政权的侵蚀和影响。依法严厉打击农村黄赌毒和侵害农村妇女儿童人身权利的违法犯罪行为。还要开展农村交通、消防、安全生产、自然灾害、食品药品安全等领域风险隐患排查和专项治理,依法严厉打击农村制售假冒伪劣农资、非法集资、电信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
落实好“四稳”,做好“三农”工作,措施要硬,执行力要强,必须锚定乡村振兴的总体目标,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真抓实干、埋头苦干,把党中央、国务院驰而不息重农强农的坚强坚定决心化作亿万农民的共同行动,把中央一号文件送来的政策春风和民生礼包让广大农民群众都能普惠受益。唯此,才能接续全面推进好乡村振兴,更好发挥“三农”压舱石作用,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三农新资讯
胡春华:确保高质量完成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任务
国务院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领导小组会议暨全国土壤普查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2月22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指出,土壤普查是精准有效实施新时代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重要举措,必须将质量作为第一位的要求贯穿始终。要突出普查重点,切实查清耕地、园地和与农业生产相关的林地、草地以及与可开垦耕地资源相关的未利用地的土壤情况。
唐仁健:让种粮农民不吃亏、有钱挣,尽可能多得利
2月2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关情况。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表示,粮食归根结底要靠农民去种,农民种粮能赚钱,国家粮食就安全。今年我们将推动健全农民种粮收益保障机制,力争做到政策保本、经营增效。政策上,适当提高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稳定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和稻谷补贴政策,实现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主产省产粮大县全覆盖。经营上,聚焦关键薄弱环节,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带动小农户提高种粮综合效益。总之,就是要让种粮农民不吃亏、有钱挣,而且还尽可能多得利。
农业农村部调整黄河禁渔期制度
农业农村部日前发布通告,调整黄河禁渔期制度,黄河河源区及上游重点水域从2022年4月1日起至2025年12月31日实行全年禁渔,黄河宁夏段至入海口禁渔期延长为4月1日至7月31日。
直播预告
春耕大师课:小麦病虫害发生与防治
一年之计在于春。当前,小麦生产已进入春季管理关键时期,春耕备耕农业生产活动也从南向北逐渐展开。做好极端天气防范应对和病虫害防治,对于保障今年粮食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三农发布特别邀请全国农技中心病虫害防治处研究员赵中华,讲解小麦常见病虫害发生和防治方法。届时,中国三农发布、农视网抖音、快手、视频号、微博等矩阵号全程直播,您也可以通过点击下方卡片预约直播,提前锁定精彩内容!直播时间:2月24日15:00-17:00,咱们不见不散!
直播结束后,大家可在农视网微信公众号观看完整视频,欢迎关注农视网并推荐给家人朋友,第一时间解锁干货内容!
方式一
在农视网公众号私信回复
「春耕大师课」
方式二
在农视网公众号
菜单栏找到
「最新推荐」——「春耕大师课」
民生资讯
教育部:全国专升本比例已达20%
2月23日,教育部召开发布会介绍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有关工作情况。会上指出,今年,教育部将遴选建设10所左右高水平职业本科教育示范学校,打造标杆、提振信心、改变形象、趟出路子。目前全国专升本的比例已达20%,下一步教育部将力争让更多的职业学校毕业生接受高质量的职业本科教育。
32家单位因拒收现金被处罚
记者日前从中国人民银行获悉,2021年第四季度人民银行依法对32家拒收现金的单位及相关责任人作出经济处罚,处罚金额从1000元至10万元人民币不等。被处罚的单位包括水电、燃气、物业缴费等公共服务机构以及停车场、保险公司、连锁餐饮、医疗机构等。社会公众遇到拒收现金行为,可依法维权。
江苏省委省通报:丰县生育八孩女子事件17人被问责
江苏省委省政府调查组2月23日发布“丰县生育八孩女子”事件调查处理情况通报,对女子身份认定等情况作出说明,对17人进行问责,给予丰县县委书记娄海撤销党内职务、政务撤职处分,给予丰县县委副书记、县长郑春伟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免去党内职务,责令辞去县长职务。【详情】
社会百态
昆明降雪压塌花棚,花价或将上涨
批发商:花店不敢拿花,花农损失较大
2月22日,四季如春的昆明下起了雪,不少花棚被大雪压塌。据一位花卉批发商介绍,这次被压塌的大棚有不少,里面的花如果被压倒了就完全不能用了,这次降雪会对即将到来的三八妇女节的花价造成较大的影响。花卉批发商称,现在花农损失较大,花店也不敢拿花。平日里晚上热闹如集市的花卉市场人流量非常少,鲜花也非常少。
注意!河北一桥头25天同一位置6车翻车
近日,网传河北张家口市涿鹿县一条道路拐弯处,一个月的时间内有多车在此冲入沟中。据网传监控视频显示,1月25日至2月18日,先后共有7辆车路过此地的小车冲下路基,6辆翻入沟中,仅1月30日有一辆紧急避险成功。2月18日当天就有3辆小车在此处翻车,车身均有不同程度受损。2月23日,据涿鹿县交警队工作人员表示,知道有此事,会上报反映。
长途司机把6米长冷藏车贴成寻亲车
近日,山东滨州。一对从事全国运输行业的夫妻,把自家6米2的冷藏车车厢外贴上数张走失儿童的照片。车主路捷称,自己和丈夫送货的时候能跑到各个城市的大街小巷,说不定也会去到那些寻亲家庭没去过的地方,这样就能把信息传播得更远。
网友互动
Response
记者从人社部获悉,近日,人社部发布2021年第四季度全国招聘大于求职“最缺工”的100个职业排行,其中营销员、餐厅服务员、商品营业员、车工、家政服务员、保安员、包装工、客户服务管理员、保洁员、快递员等职业位列排行前十。与2021年第三季度相比,制造业缺工状况持续,“智能制造”领域缺工程度加大。那么,你的职业在“最缺工”的100个职业排行吗?如果可以选择,你最想从事“最缺工”排名前十中的哪个职业?为什么?
欢迎大家评论留言与我们互动,或者在评论区说出你想对我们说的话,并将农视网微信公众号推荐给你的家人或朋友。留言点赞数超过100的朋友,将会获得中国三农发布倾心定制的日历一本,后期我们将为大家送出更多的精美礼品,快留言和我们互动吧~
天气
2月24日08时至25日08时,新疆西南部、西藏大部、青海南部、川西高原东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小雪或雨夹雪。四川盆地西部和南部、贵州中西部、云南中南部、海南岛东部、台湾岛等地部分地区有小雨。台湾海峡、台湾以东洋面、巴士海峡、南海东北部和西南部的部分海域将有8~9级、阵风10~11级的大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