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电车撞高速出口安全岛起火,驾车男子遗憾没救出,事故原因尚在调查

时间 • 2025-07-27 18:23:31
电车
安全
高速
事故
宝马电车撞高速出口安全岛起火,驾车男子遗憾没救出,事故原因尚在调查

7月25日凌晨,四川成都收费站一辆宝马电车撞安全岛后起火燃烧,司机未能从车内出来。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从四川高速交警处获悉,初步分析是偶发性的单方面事故,宝马车系撞燃,而非自燃。目前事故具体原因还在调查中。

>>>成都出口

“电车炸了,火太大!糟了,人还在车里头啊!”

7月25日,一位过路司机发视频称,当日凌晨,成都收费站,一辆宝马电车撞击后发生燃烧。

2分52秒现场视频显示,在安全岛ETC收费亭处,事故车辆横在路口发生剧烈燃烧,火光清晰地映照出收费站的“成”字。

视频截图

“我出来时已经是这样子了,我救不了他。”有人在提醒旁人:“往后跑,小心爆炸,电车炸了,糟了,人还在车里头啊。”

疑似有人在现场打电话报警,大喊:“成都出口!”有收费站工作人员在提醒围观者:“不要过去了,火太大了。”

现场视频还显示,现场传来凄惨的痛哭声,疑似家属坐在地上呼唤车内男子,有工作人员拦在其前面,地面上摆放着灭火器。

视频截图

多名现场目击者看到这一幕,不禁感叹一条鲜活的生命就这样没了,令人痛惜。

>>>灭火器扑救

高速路管理处“你也懂得电车着火很难扑灭”

“是在‘成自泸’高速出口吗?”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拨打四川高速公路服务热线,工作人员帮记者转至对应的高速公路管理处。

成仁高速值班室工作人员接听记者电话,表示事故是由成都高速交警在处理,他们当时在现场的工作人员第一时间采取了救援措施。

“我们这边工作人员用手持的灭火器扑救,你也懂得那个电车着火是很难扑灭的,我们第一时间采取了措施,当时现场有工作人员,他们及时地跟我们对接,跟值班室汇报,具体的情况你要通过高速交警去了解。”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收费站全部配备有灭火器,按工作规范第一时间救援,“不是单位上的,就是个路人,车上有灭火器之类的都会采取措施。”

对于通过ETC收费站安全岛为何发生燃烧,工作人员回应称:“车速快慢不是我们说的,要以现场勘测的为准。”

工作人员提供了辖区交警的联系电话,表示不便透露驾车人的信息,建议记者联系高速交警执法部门了解事故情况。

>>>高速交警

驾电车下高速撞安全岛,“是撞燃不是自燃”

7月25日,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从四川省公安厅高速公路公安局一分局证实,当日00:58事发蓉遵高速(成自泸)成都收费站出口。

“五大队成都站口那个车辆撞击燃烧的事故,他是驾驶电车自己撞了安全岛,就是他一个人在车上。”警方人士告诉记者,该男子驾车从高速出口下来时,不慎撞上高速路安全岛,车辆起火燃烧后,很遗憾驾车男子没有救出来。目前事故具体原因还在进一步调查当中。

现场掉落的车轮

“他是四川牌照,跟自燃没有关系,他这个是撞燃,车子买了保险。”警方否认车辆发生自燃,“昨天(7月24日)气温还好,而且是在凌晨发生的,气温并不是特别高。”

四川天气预报显示,7月24日成都最高气温29℃。

>>>单车事故

车检尸检专业鉴定,是事故判定的固定程序

警方人士表示,初步分析,是男子驾驶电车造成单方面交通事故。“出现人员伤亡的交通事故,按照程序,一般需要调查一个月才会出最终结果。我们所有的收费站都有监控,他具体驾车的轨迹可以查,我们每个事故后面都有证据公示的程序。”

对于下高速通过收费站减速慢行,何以造成如此惨烈的事故,警方人士称,交通事故很多是个人操作原因所致,“不能说车辆经过出口都很慢,现场监控后面具体还要进行测算,我们要联系车检机构进行专业认定,如果说车子有缺陷,再联系厂家。”

警方表示,至于是不是驾驶员自身的问题目前还在调查,事故车辆已被拖至事故停车场等待车检,“才发生十多个小时,现在是事故外勤的民警在具体调查处理。”

对于事发时天色未亮,是否存在看不清而撞击,警方人士否认是视线不清,“收费站的灯光肯定是24小时常亮的,本身高速路上是没有灯光的。”

警方表示,事发后及时通知男子的家属赶到现场,虽然驾车男子已经身亡,可以通过痕迹判断有没有酒驾,“这也是要经过专业机构来检测,要进行车检和尸检,这是我们事故判定的固定程序。”

>>>交警提醒

事故有特殊性偶发性非常态,注意驾车安全

7月25日、26日,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尝试通过交警和高速公路管理方联系死者的家属未果。

警方人士告诉记者,成都现有汽车的保有量超过600万辆,位居全国第一,“成都的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基数这么大,夏天发生电车事故也不足为奇。我们高速辖区统计,最近撞燃的电动车,这个月就他这一台。”

交警提醒司机提高安全意识,注意驾车安全,“连高速路安全岛都撞了,我们认为平时车速最慢、最安全的地方都会撞成这个样子,他这个事故有一定的特殊性、偶发性,不是一个常态。”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李华编辑李智

(如有爆料,请拨打华商报新闻热线029-888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