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议会选举首轮结束,对市场有何影响?
作者丨见习记者赖镇桃
编辑丨胡慧茵
备受瞩目的法国议会选举,首轮投票于近日落下帷幕。
当地时间6月30日,法国国民议会选举第一轮投票结束。当晚公布的出口民调显示,极右翼政党国民联盟以34%的支持率领跑,随后是新成立的左翼联盟“新人民阵线”,得票率为28.1%,执政党联盟“在一起”得票率为20.3%,排名第三。
当地时间7月1日,欧洲三大股指全线收涨,与此同时,法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强势飙升至去年11月以来最高水平,欧元也走高至两周高位。然而,反弹没有持续很久,当地时间7月2日,法国CAC40指数开盘直线下挫,向下触及7500点,截至发稿时的北京时间18∶00,日内跌0.89%。德国DAX、富时100、欧洲STOXX50指数都在开盘后走低,德国DAX、欧洲STOXX50的日内跌幅接近1%。
市场普遍预测,
“这次国会选举,是法国极右翼最接近权力之门的一次。”
在2022年的国会选举中,勒庞领导的国民联盟以18.7%的得票率位居第三,历史性拿下289个席位。
今年,极右翼离权力中心更进一步。6月9日,欧洲议会选举结束后,马克龙宣布解散国民议会,提前进行国会选举,第一轮选举投票便在上周日拉开帷幕。当晚公布的出口民调显示,极右翼的得票率对比两年前又翻一番,凭借34%的支持率遥遥领先,左翼新人民阵线联盟以28.1%的得票位居第二,马克龙所在的执政联盟“在一起”的支持率由两年前的25.8%跌落至20.3%,排名滑落至第三位。
不过,极右翼没有在第一轮投票就拿下过半的绝对多数席位,得票率也比选举前的民调预测偏低。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巴黎索邦大学博士生导师赵永升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此前民调普遍预测极右翼的得票率会达到37%~38%,执政党复兴党及中间派联盟只有20%左右的得票率,但现在首轮投票结果出来,极右翼的支持率比预测偏低,执政党的表现比预期的也要乐观一点。
贝伦贝格银行首席经济学家HolgerSchmieding认为,首轮投票结果公布后,极右翼或左翼独立掌权的可能性已经削弱。
极右翼的领先优势不及预期,明显提振市场。周一亚洲市场开盘后,欧元大幅跳空高开,盘中触及1.0744,为上周二以来的最高水平。避险情绪得到安抚,法国国债走高,10年期法债相对于德国国债的收益率利差缩窄至两周低点。
欧股周一开盘后,主要股指集体跳涨,法国CAC40指数盘初涨超2.5%,德国DAX30指数涨1.12%,英国富时100指数涨0.6%,欧洲斯托克50指数涨1.68%。上个月遭受重创的银行股扭转颓势,周一法国巴黎银行收涨3.6%,法国兴业银行和法国农业信贷银行分别收涨3.1%和2.8%。
国投安信期货宏观金融首席分析师李而实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在第一轮选举中,虽然极右翼政党国民联盟得票遥遥领先,但是市场预计在7月7日的第二轮投票中可能难以获得绝对多数席位。市场此前已经在不断消化欧洲右翼势力有所崛起的消息,选举临近落地,欧元和欧股的主力空头需要等待进一步的信号驱动,因此欧洲汇市和股市在前期风险释放后有所反弹。
由于极右翼政党未能在首轮选举中得到绝对多数议席,7月7日的第二轮投票将决定未来几年法国政坛的权力格局。
赵永升看来,
同时,赵永升还指出,法国反右的力量正在上升。近期法国街头出现不少反右集会,左翼政党和执政联盟可能会达成合作,共同阻止极右势力扩大,马克龙也在推出拉拢右翼选民的政策主张,所以到二轮投票,部分极右和左翼选民将会流向复兴党以及中间派联盟。
资产管理公司Candriam的首席信息官NicolasForest表示,现在说战斗已经结束还为时过早,法国正处于新政治时代的开始,局势将仍然非常不确定和复杂。这一点,或许从欧洲股指收跌的表现就可见一斑。法国国债也依然远未收复失地,目前法德十年期国债利差对比6月9日马克龙宣布提前大选前的数值要高25个基点以上。债市承压冲击银行股,目前法国三大银行的股价对比6月初仍然下跌7~12个百分点。
赵永升认为,马克龙作为总统,在任命和罢免总理上有较大主动权。即使走向“左右共治”的局面,执政党和左翼的议席数还是大于极右翼,马克龙受到的牵制不会那么大。只是难以避免地,马克龙的执政思路还是会经历一定转向,过去他主要从精英角度思考法国的整体国家战略,随着左翼和右翼在国会力量上升,在推进施政纲领时需要加入这些派别的主张,也即提升中下层民众的福利、居住环境,稳定就业,压制通胀等。
只是,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将加深市场对于法国债务问题进一步恶化的担忧。
富兰克林邓普顿基金集团欧洲固定收益业务主管DavidZahn表示,“由于考虑到国民联盟和左翼联盟的巨额支出承诺,很难想象国会如何通过削减政府支出的法案”,其团队仍然选择减持法国国债。
同时,市场还需留意,极右翼影响力上升或将牵动地缘政治的发展走向。李而实分析称,后续欧市走势要和美国大选结合来看,还要关注欧洲右翼势力的崛起和俄乌局势的关系。
6月,法国政坛风波大幅拉高风险溢价,法德十年期国债利差一路走阔,上周拉大到83个基点,创2012年欧债危机以来的最大利差。
随着投票日将近,市场更担忧法国飞出“黑天鹅”引发恐慌性抛售,法国和欧洲市场再陷剧烈震荡。因而,投资者的目光均纷纷投向欧央行,猜测其会否出手干预、稳定市场。
欧央行管委会成员、意大利央行行长法比奥·帕内塔上周表示,欧央行应该准备好应对“各国内部政治不确定性增加”造成冲击的后果,选举带来的政治不稳定性是一种风险,叠加脆弱的地缘政治因素,这可能引发资本外流、货币贬值,还给物价上涨增加压力。
摩根士丹利驻法兰克福经济学家JensEisenschmidt也表示,尽管央行行长通常对介入国家内政犹豫不决,但欧央行将密切关注,因为这可能对金融市场和货币政策传导产生影响。
两年前,欧央行推出反金融碎片化工具TPI(传导保护机制),欧央行通过购买债券来应对严重失序的市场状态,避免负债严重的成员国因利差扩大而滑向债务危机。
但TPI是否会首次用到近期法国国会选举、保卫金融市场稳定,争论依然不小。欧央行行长拉加德半个月前表示,他们正在密切关注事态发展,但尚未发现有理由启动传导保护机制。
在李而实看来,欧央行已经在今年将降息落地,反映了前期压制和治理通胀的阶段性成果,但如果政治不确定性大超预期,那么欧央行可能会采取数量性的工具进行干预市场,即如果国际投资者进一步抛售欧债,则欧央行可能会动用资产负债表工具买入应对。
换言之,
本期编辑金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