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摘银的川妹子肖雁宁是个“警娃”:8岁就离家训练,走出自己的路

时间 • 2025-11-06 08:03:05
游泳
比赛
花样

8月7日18时30分,东京奥运会花样游泳团体技术自选比赛,中国队获得第二名。中国队的8名队员中,肖雁宁是四川达州人,因其父肖兴钢是达州市公安局的一名民警,她是当地人口中的“警娃”。8月8日,肖兴钢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介绍,原本希望肖雁宁在音乐方面有所发展,长大后当一名音乐老师,没有想到女儿选择了花样游泳,“作为父母,只要她愿意走下去,国家需要她,我们做父母的都支持。”

↑奥运获奖

“警娃”肖雁宁

最早练艺术体操后被花样游泳教练看中

8月6日、7日晚,东京奥运会花样游泳团体技术自选比赛进行了两轮比赛,中国队在8支队伍中最后一个登场。最终,中国队两场比赛以总成绩193.5310分获得第二名。中国队的8名队员当中,肖雁宁是四川达州人,他的父亲肖兴钢是达州市公安局的一名民警,按照达州本地人的叫法,她是一名“警娃”。

8月7日,达州市公安局微博发出信息祝贺。据局里民警介绍,肖雁宁是一名“警娃”的事情,他们也是前几天才知道的。几名同事在食堂一起吃饭时,无意中听到消息,说(肖哥)肖兴钢的女儿在参加奥运会比赛,就是参加花样游泳比赛的肖雁宁。

8月8日上午,持续暴雨,在达州市公安局的法制支队,肖雁宁的父亲正在进行汛期的值班,红星新闻记者对其进行了采访。

↑肖雁宁和父母在一起

据介绍,女儿肖雁宁2岁时喜欢玩水,当时肖兴钢一家住在达州市通川区达巴路口附近。这里每到夏天,都会有人在10公里左右的罗江镇码头处玩水。当时有个很大的池子,“她下水之后,感觉水性还不错,那个时候她自己可以浮起来。”

后来,父母把肖雁宁送到了达州市业余体育学校,由于四肢修长、协调能力强,肖雁宁被安排到艺术体操项目接受训练。

肖兴钢介绍,“我们原本希望他在音乐方面有所发展,当一名老师,现在她却走出自己的路。”

2005年,一次省花样游泳队教练到达州选拔队员,看上了正在体操表演的肖雁宁。他们发现肖雁宁肢体协调性好,决定把她带去成都接受高水平技术训练。

“当时她自己愿意去,我们就同意了。”肖兴钢说。从此,肖雁宁的这一选择改变了她的人生方向。

2014年,肖雁宁在全国冠军赛花样游泳自由组合获得第二名;次年,年仅17岁的她入选国家队。“她打电话回来说她进国家队了,我们一家人都特别开心。”

↑生活中的肖雁宁

2017年,在匈牙利布达佩斯,肖雁宁随花样游泳队历史性摘得首枚世锦赛金牌;2018年,又夺得雅加达亚运会花样游泳集体冠军;2019年,在韩国光州世锦赛上获得花样游泳集体技术自选项目银牌。

肖兴钢介绍,女儿爱好广泛,参加了画画、钢琴等培训班,还未离开达州之前,钢琴考试已经到达6级。到成都读书后,每周末都还在四川音乐学院找过老师练习钢琴。

运动员肖雁宁

8岁离家训练最近两年多没和家人见面

2005年7月,肖雁宁到成都读书和培训,当时,她只有8岁,还是个孩子。

“刚去的半年,天天打电话哭,说要回来。”肖兴钢说。

没有办法,只能安慰她,要坚强,周末到亲戚家和他们的孩子一起耍,保持好的心情。

父母在达州,女儿在成都,肖兴钢的妻子觉得娃儿还小,不能把她晾在一边。她每周要抢购周五达州到成都的火车票,去成都看娃。

肖兴钢回忆,那时候还没有动车,只有绿皮火车,每周妻子都是乘坐周五晚上10点左右的火车,第二天早晨7点左右到成都,然后坐车到学校找肖雁宁。“带着她一起去游乐场,逛街、吃饭,晚上再送回学校,每周周末差不多都这样。”

肖兴钢说:“那时候,还能看到肖雁宁,自从进入国家队之后,很少看到她,有什么事情,都是电话视频里聊聊天。想一想,最近有两年多都没有看到她了。”

曾经以为自己距离奥运奖牌很遥远,没有想到获得奥运奖牌的家庭就在身边,这是肖兴钢的同事杜亚卓的感受。

肖兴钢介绍,肖雁宁这次获得银牌,是达州市的首枚夏季奥运会奖牌。

↑参加比赛,左一为肖雁宁

杜亚卓说:“特别是出自公安民警家庭,不是他们家的一份荣耀,也是达州公安的一份荣耀。”

在子女教育方面,杜亚卓表示,这样值得他们学习,对孩子来说,身边有个活生生的榜样。

今年,肖雁宁才23岁,是拼搏事业的时候,参加奥运花样游泳比赛的全国只有8人,四川就她1人,而且比赛获得了银牌。据悉,肖雁宁将在今年9月份代表四川参加在陕西举行的全国运动会。

肖兴钢表示,肖雁宁的这条路是她自己选择的,只要她愿意走下去,国家需要她,做父母的都支持她。

红星新闻记者张杨达州公安供图

编辑于曼歌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