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粮陆续上市,今年收购价是多少?

时间 • 2025-08-04 15:37:31
粮食
最低
收购
储备

目前

我国秋粮收获已接近尾声

收购工作正由南向北陆续展开

忙活了一年

农民最关心的

还是今年丰收的粮食

究竟能卖多少钱呢?

秋粮收购进入旺季

收购量同比增加

11月3日,中国三农发布记者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上了解到,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中晚籼稻300亿斤左右,其中最低收购价收购1.4亿斤,收购进展总体顺利。

我们再来看看大家最关心的收购价格。

今年9月中下旬上市初期,中晚籼稻收购均价维持在1.35元/斤,高于最低收购价水平。目前,中晚籼稻价格有所回落。粳稻开秤价格在1.3元/斤左右,与最低收购价格水平相当。玉米收购均价为1.24元/斤,比3月初的年内高点回落了13%。

部分省份已启动稻谷托市

随着中晚籼稻集中上市,收购价格有所回落,记者了解到部分地区降到1.28元/斤最低收购价水平以下。那么,各地有什么应对举措呢?

据了解,安徽省自10月23日起、江西省自10月28日起、河南湖北湖南三省自11月3日起在符合条件的地区启动中晚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这五个省已安排第一批收储库点共931个,仓容834万吨。截至目前,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中晚籼稻300亿斤左右,其中最低收购价收购1.4亿斤。

目前,黑龙江东部地区粳稻收获基本完成,已有零星上市,开秤价格在1.3元/斤左右,与最低收购价格水平相当,预计后期黑龙江省也将启动托市收购。

00:17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储备司司长秦玉云:

近几年,各地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鼓励引导农民扩大优质品种种植,中晚籼稻购销形势较好,托市收购数量总体呈下降趋势。

粮食安全形势总体较好

今年我国粮食播种面积稳中有增,夏粮量质并增,秋粮收获接近尾声,全年丰收已成定局,产量将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这给国内粮食市场供应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记者了解到,当前我国粮食库存总量充足,而且处于历史高位,特别是小麦和稻谷两大口粮品种占总库存的比例超过70%。以小麦为例,在连年丰收的形势下,库存持续增加,目前可满足1年半的消费需求,确保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不仅库存充足,库存结构也更加均衡。既有中央和地方政府储备、最低收购价粮等政策性库存,也有相当规模的企业商品库存,还有不少的城乡居民存粮。其中,政府储备涵盖了小麦、稻谷、玉米和大豆等主要粮食品种。

随着优质粮食工程的深入实施,仓储设施建设力度也在不断加大,绿色储粮技术逐步推广,保质保鲜能力显著提高。目前粮食完好仓容超过1.3万亿斤。原来有大量的粮食存放在简易仓储设施里,现在基本上没有了。

00:21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储备司司长秦玉云:

中央储备规模稳中有增,结构和布局不断优化,守底线、稳预期能力不断增强;地方储备规模增加,口粮比例保持在较高水平,米、面等成品粮储备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亮剑2021”专项执法行动扎实推进

阶段性成效凸显

全国粮食流通“亮剑2021”专项执法行动自6月份开展以来,各级粮食和物资储备部门聚焦粮食收购、储存、政策性粮食销售等环节为执法重点,严肃查处不及时支付售粮款、违反政策性粮食经营管理规定、未建立粮食经营台账、未按规定备案等违法违规案件。那么,目前有什么阶段性的成效呢?

00:36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执法督查局局长钟海涛:

湖南、辽宁、四川等地粮食和储备部门重拳出击,严厉打击违规倒卖定向用途粮食、擅自动用地方储备油等违反政策性粮食经营管理规定案件;山东、吉林等地粮食和储备部门严厉处罚不及时支付农民售粮款案件,有效震慑了违法违规行为,有力维护了粮食流通市场秩序,保护了种粮农民和消费者合法权益,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

农视网提醒:

售粮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

及时拨打12325举报

在这里也要提醒广大售粮农民

在售粮时要留意现场公布的

政策性粮食品种收购价格、

质量标准、

水杂增扣量方式、

结算方式和执行时间等政策信息

当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

要注意保留证据

可及时拨打12325监管热线

进行举报

记者|许瑞龙摄像|梁贵权

编辑|杨虹

主编|蒋琳

监审|钟倩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如遇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