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多地公布高考查分时间!|来听新闻
要闻速览
○全国总工会部署做好职工防暑降温工作
○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积极服务“三夏”生产
○麦收近八成,新技术助力“三夏”生产
○金融监管总局:一季度末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为204.54%
○1至4月我国软件业务收入达3.8万亿元
○河南夏播面积已近八成
6月10日,北京、山东、浙江等省份将结束2024年高考所有科目的考试,此前,多数省份高考已收官。目前,多地已公布查分时间和方式。
湖北
6月25日左右向考生发布高考成绩。考生可通过湖北省教育考试院官网、省教育厅官网官微、鄂汇办手机App等经批准的渠道查询本人成绩。
重庆
高考成绩预计6月25日发布,6月27日—30日填报志愿。6月13日—16日,重庆市教育考试院将组织志愿填报网上咨询活动,考生和家长可登录重庆市教育考试院指定网站进行咨询。
四川
6月10日起进入评卷工作阶段,预计6月23日公布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和考生成绩,7月初至8月中旬开展招生录取工作。
甘肃
6月25日左右公布普通高考成绩。考生可登录甘肃省教育考试院网站进行查询,或登录甘肃省国家教育考试综合管理平台查询。
江西
高考成绩预计6月25日对外发布,继续分2次集中填报志愿,成绩发布、志愿设置及填报时间安排将另行发布。
山西
高考考生成绩、本科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不含二C类)将于6月24日公布。考生志愿填报和录取工作随后展开,预计8月底结束。
海南
高考成绩预计6月25日左右向考生公布。高考录取工作将从7月10日开始,到8月15日左右结束。
预计6月23日左右,拟定云南省2024年高考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提请省招生考试委员会审定后,将及时向社会公布;同时,云南省招考频道、手机客户端和微信公众号将提供成绩查询通道。计划于6月27日—29日组织开展网上填报志愿。
【警惕这些骗局】
近日,各种以高考为由的诈骗层出不穷,公安机关提示考生和家长们,警惕相关骗局↓
提前查分骗局
不法分子利用部分考生和家长的焦虑心态,通过群发诈骗短信,谎称有“特殊渠道”可提前查分,并附有查询链接。在其中输入身份信息后,银行卡的钱财就有可能被转走。
还有不法分子会要求支付“查询费”等费用,收到转账后便直接将考生或家长拉黑。
公安机关提示:高考查分,应认准教育部门指定的查询方式及查分网址。
“特殊渠道”入学骗局
不法分子谎称某高校名额没能招满,通过花钱“打点”可让考生获得内部名额,以此骗取考生和家长的钱财。
公安机关提示:正规的招生录取不会产生任何附加费用,凡是需要收取保证金、录取费、指标费的“特殊渠道”入学,都是诈骗!
伪造录取通知书骗局
不法分子冒充高校招生办人员,向考生寄送伪造的录取通知书或发送相关录取短信,让考生将学费打入指定银行账号。
公安机关提示:考生和家长要通过官网认证的链接或学校、教育部门官方发布的网址进入,转账汇款时要通过多种途径核实账号真伪。
虚假申领“助学金”骗局
不法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考生相关信息后,冒充高校老师或者教育部门工作人员,谎称可以对困难考生或者成绩优异的考生提前申请或发放助学金、奖学金,要求提前支付“手续费”“报名费”等费用从而实施诈骗。
公安机关提示:一定要提高防范意识,及时通过官方渠道向高校、教育等部门核实信息真伪,请勿盲目轻信。
“混淆假冒高校信息”骗局
不法分子假冒高校、官方招生机构、学校网站或学校公众账号编造散布虚假信息,迷惑考生和家长。
公安机关提示:每年具有本专科招生资格的全国高等学校名单都会在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广大考生网上查询高校招生信息时,请认准“官网”标识,谨防山寨账号或网站骗局。
祝各位考生
金榜题名、前程似锦!
来源:央视新闻
三农新资讯
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积极服务“三夏”生产
眼下,我国夏收正从南向北大面积展开,夏种夏管接茬推进。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充分发挥农业社会化服务领域优势,助力农民抢收、抢种,全力以赴保障粮食生产。
麦收近八成,新技术助力“三夏”生产
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当前全国麦收进度近八成,夏种过四成,各地通过新技术、新措施扎实推进“三夏”生产。
河南夏播面积已近八成
记者6月10日从河南省农业农村厅获悉,截至6月9日,河南全省夏播面积达7095.8万亩,占预计播种面积的78.8%。由于近期持续高温天气,夏播进度放缓。
民生资讯
全国总工会部署做好职工防暑降温工作
全国总工会近日印发通知,要求各级工会督促用人单位落实防暑降温主体责任,预防发生职业性中暑事件,建立健全防暑降温工作制度,为职工提供必要的个体防护用品和高温作业休息场所,按规定发放高温津贴等。
金融监管总局:一季度末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为204.54%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末,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余额为6.9万亿元,较上季末增加2698亿元;拨备覆盖率为204.54%,较上季末下降0.6个百分点。商业银行风险抵补能力整体充足。
1至4月我国软件业务收入达3.8万亿元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发布数据显示,1至4月,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运行态势平稳,软件业务收入3.8万亿元,同比增长11.6%。
社会百态
高考收官,中学用水门送别考生
2024年高考圆满收官,内蒙古通辽市实验中学用水门送别考生,祝福满满。网友:最好的仪式感!祝福你们前程似锦!(人民视频)
女子不慎坠入西湖,“躺平”求救
近日,浙江杭州,一女子不慎坠入西湖,冷静“躺平”在湖面上自救,救援人员3分钟赶到,女子成功获救。目击者:救援人员“嘎嘎来”“嗖嗖快”!(新华社)
小牛5秒钟舔开门栓
近日,云南省文山市,主人总以为自己忘关牛棚,特意蹲守后发现小牛5秒钟就能舔开门拴,这熟练程度一看就是“惯犯”!(新华每日电讯)
网友互动
Response
近日,#那么多卖咸蛋黄的,蛋清都去哪了#话题登上热搜。为啥糕点里只有蛋黄?蛋清去哪儿了?一个鸡蛋六成以上都是蛋清,蛋清扔掉了岂不是太浪费了?其实,一般在大型的产业链里,蛋厂能把蛋清卖给其他工厂,拿去做不同的用处。最常见的蛋清制品之一就是蛋清粉了,也就是分离出的蛋清被冷藏、冷冻或干燥成粉末。那么,你更喜欢吃蛋黄还是蛋清呢?
欢迎大家评论留言与我们互动,在评论区说出你想对我们说的话,并将农视网微信公众号推荐给你的家人或朋友。留言点赞数超过50的朋友,将会获得中国三农发布定制笔记本和鼠标垫各一个。后期我们将为大家送出更多的礼品,快留言和我们互动吧~
今日小知识
为什么说粽子要趁热吃?
粽子或其他糯性粮食放冷后,黏性和韧性会上升。特别是经过捶打的糯米团,质地紧密,在胃里无论怎样“揉搓”,都难以变成细碎状态,消化酶无法与它“亲密接触”。如果是一个冷肉粽,黏韧的东西本来很难嚼烂揉碎,再与遇冷凝固的饱和脂肪互相包裹,就更难消化了。所以,吃粽子时尽量趁热吃,并且要细嚼慢咽,让食物在口腔里充分“分解”后再下咽,减少胃肠负担,一次也不要吃太多。
天气
6月11日08时至12日08时,黑龙江东南部、吉林中部、西藏东南部、四川南部、云南西部和东北部、贵州西部和南部、江西中部和东北部、浙江中南部、福建西北部、广西东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其中,江西中部、福建西北部、贵州西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