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如何改变生活?可变车道+AI交通诱控应用,交通平均提速超15%

时间 • 2025-11-08 12:17:10
交通
智慧

平常人潮涌动的交通枢纽,如何实现旅客平均小时吞吐量提升22.6%,出租车平均小时吞吐量提升22.8%,旅客平均等候时长缩短28分钟……

在今日(9月7日)下午举行的首届中国数字碳中和高峰论坛“数字经济驱动低碳转型新跨越”分论坛上,浙江浙大中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首席专家杨永耀分享了杭州东站智慧枢纽建设的“智慧”成绩。

▲杨永耀

作为智慧城市专家,杨永耀表示,所谓智慧城市,一定是致力于提高城市运营效率,比如在城市大交通场景,要构建交通大脑、综合交通、公路交通、城市交通、城轨交通。

比如,浙大中控研究的AI+交通信号优化、智能全可变车道、诱控一体交通协同控制系统、全息道路、智慧路口、一键护航等一系列技术和产品,正是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杨永耀透露,通过算法决策,可变车道自动由直行切换为左转,车辆平均提速超15%,目前,这一产品已实现出行时间缩短10%,110等应急车辆生命通道提速超过50%。

在水资源的全循环智慧管理场景,智慧城市也可以助力改善水生态环境。

杨永耀透露,基于统一互联、融合互通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水务水利大数据的采集、治理与智能分析,以更加精细、动态和协调的方式管控企业生产、经营、服务和管理的各个环节,为水资源保障、河湖库保护、水发展规划、水事物监管等提供一站式整体解决方案,使得水环境的全循环管理达到智慧状态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多地发生内涝情况。针对这一场景,杨永耀提到,融合物联网、大数据和深度学习算法的城市排水区域协同智能调度系统,通过对排水系统的整体运行负荷、管网水位预测、排水能力、处理能力、调蓄空间的分析以及上下游水泵站之间的智能联动调节,实现城市排水系统的全自动智能化运行,能够充分挖掘现有排水系统的潜力,大大提升管网运行的效率,降低管网溢流的风险。

“智慧城市建设助力碳中和在可再生能源、低碳住宅、生态廊道、低碳交通、新能源设施、资源循环利用等多个领域具有广阔发展前景。”杨永耀说。

红星新闻记者邹悦摄影记者王效

编辑柴畅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