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向周边国家和地区提供8000多万剂的疫苗援助,派出疫苗专家组10余批
10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国抗疫援助及国际发展合作,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署长罗照辉介绍了中国对周边国家援助情况。截至目前,中国向周边国家和地区提供多批次的抗疫物资,8000多万剂的疫苗援助。特别是派出了疫苗专家组10余批,举办了上千场视频交流会。
罗照辉介绍,去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初,周边国家纷纷伸出援手,上演了一幕幕“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人间大爱。柬埔寨首相、巴基斯坦总统逆行访华,蒙古国总统带着3万只活羊来支持武汉。一位在北京念书的10岁蒙古小朋友给中国捐了999元人民币,明确说要给武汉等3个灾情比较严重的地区,以此来体现对中国的支持。
▲罗照辉
罗照辉表示,中华民族的美德是“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疫情发生后,中国在一开始得到了周边国家、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大力支持。所以当周边疫情骤起,中国当然应该回报。在习近平主席的亲自领导下,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的协调下,在国务院主管领导王毅国务委员直接指挥下,国合署和外交部、商务部、卫健委密切配合协作,立即开展了人道主义救援。
第一,急人所急。今年4月底,南亚、东南亚德尔塔变异病毒导致周边的疫情大幅反弹,国合署及时启动了周边“抗疫紧急支持计划”,克服了货源紧缺、生产排期这些紧张因素,协调各方紧急向尼泊尔、阿富汗、老挝、柬埔寨、缅甸、斯里兰卡多国提供了氧气瓶、制氧机、呼吸机等救急物资。几天之内,国合署协调向老挝派出了医疗专家组,向尼泊尔送去了抗疫物资。
第二,软硬件援助兼顾。疫情开始后,国合署以多种方式,除了提供各类医疗物资、疫苗、派遣医疗专家组,还举办视频经验交流会,以及成立南亚抗疫物资储备库这些方式,助力中国周边抗击疫情。到现在,中国向周边国家和地区提供多批次的抗疫物资,8000多万剂的疫苗援助。特别是派出了疫苗专家组10余批,举办了上千场的视频交流会,培训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医护人员,取得了非常良好和直接的效果。
第三,把防疫关口前移。从去年开始到现在,中国和缅甸接壤的瑞丽小城三次因为疫情关闭。国合署开创性开展对缅救援,与缅方协调,和各个部门紧急对接,通过云南地方定向向缅甸北部地区提供紧急的疫苗和抗疫物资,将防疫关口前移,构筑有效的中缅边境防疫带,极大缓解了缅北疫情,有力策应了国内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大局。
第四,深化睦邻友好。对周边紧急施援仍在进行中。国合署及时、高效援助周边国家,一是为相关国家及时控制疫情,保住民众生命安全,降低财产损失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为中国的疫情防控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三是我国同周边的传统友好关系、民间友好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四是中国的无私援助也和某些大国冷对他国疫情形成鲜明对比,多国的政要到机场出席抗疫物资疫苗的交接仪式,带头接种中国疫苗。
红星新闻记者严雨程北京报道
编辑柴畅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